Below you will find pages that utilize the taxonomy term “媒體投書”
Categories
世界同志驕傲月 倫敦街頭現「民主臺灣挺平權」
文|倫敦講臺
旅英臺灣人團體「倫敦講臺」昨(27日)以「民主臺灣挺平權(Taiwan: A Vibrant Democracy Stands For Equality)」的標語及臺灣留學生及旅英臺人參與2017年倫敦同志遊行的大合照,登上倫敦市中心的巨幅電子廣告看板,響應倫敦同志大遊行(Pride in London)的數位直播、替世界上所有為LGBTQ+權益努力的朋友們加油。
深夜站路邊,小心罰三百
楊雅雯/律師、倫敦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
六月五日夜間原住民獵人那布坐在輪椅上,在凱達格蘭大道的人行道舉著標牌,抗議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被原民會一紙行政命令訂得支離破碎。台北市警局如同過去一百多天一樣,不斷派員管控,先要求那布等不准集會,之後員警將他團團圍住,刑警邊值勤邊蒐證,為了開張三百元的罰單。
立委可以藉由協商扭曲法律嗎?
洪淳琦/律師、哈佛大學法學碩士、倫敦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
立法院從今年三月開始審查原民會公布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以下簡稱「劃設辦法」),但至今立委仍各說各話,落入協商僵局,眼看這個違法的劃設辦法,離不待立院審查就自動過關的日期漸漸逼近。
親愛的政府,原住民的歌聲,只有你們聽不見
林果葶/英國西敏寺大學媒體研究博士生
八十天,足夠讓人民發現政府的「漠視」是如何地理所當然。這篇文章,可以不談政府是怎麼利用公權力掠奪原住民的傳統領域,也可以不談政府是怎麼解讀條文,造成劃設爭議,卻又不願意溝通解決。就如你們想要的,我們可以只談音樂。音樂是原住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你們常常拿來炫耀的一個工具,但這八十天,在凱道上的所有聲音,卻只有你們聽不見。
自由廣場》談原住民的「本名」與印章
◎ 洪淳琦
最近發生原住民青年以身分證上已登記之羅馬拼音名登機被刁難,事實上,姓名條例第一條第一項規定,「中華民國國民,應以戶籍登記之姓名為本名,並以一個為限。」所以一般人是只能有一個本名。但是同條例第四條第一項有特別規定:「臺灣原住民及其他少數民族之傳統姓名或漢人姓名,均得以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不受第一條第一項規定之限制。」歸化的外國人也有可以並列「外文名字羅馬拼音」與中文姓名的規定,原住民不是特例。
留學生連署呼籲立院:維持傳統領域完整性 才能落實原住民族轉型正義
致 立法委員:
台灣自民主化以來,不論民進黨、國民黨執政時期,兩黨均承認過去四百年來原住民族受到結構上的不平等對待,而政府必須帶頭正視歷史、促進和解,並創造利於原住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環境。例如在蔡英文總統於2016年的道歉、馬英九前總統於2008年推出的原住民族政策,都承諾推動原住民族自治、恢復原住民族土地及經濟權利、並以具體措施,維護原住民族的身份與文化認同。
當我們歌唱 當我們抗爭
林果葶/英國西敏寺大學媒體研究博士生
當我們歌唱,你們說與有榮焉,這是大自然的聲音。當我們抗爭,你們說這是對公權力的誤解,是阻礙社會進步的無理要求。
已經超過一個月的夜宿凱道抗爭,針對原住民傳統領域的爭議提出二個訴求:修正「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夷將謝罪下台。部分主流媒體在報導和抗爭相關的新聞時,仍以「去年在總統就職獻唱」的巴奈(Panai Kusui)來形塑讀者對巴奈的第一印象,這是用來加深報導中的反差,但不免會讓讀者產生原住民對政府態度反覆的偏見。更有些媒體利用總統去年對原住民的道歉,比對今年的凱道抗爭,作為在野黨對執政黨不滿的工具。這些在議題上的離散,都讓此次運動訴求的焦點偏離,甚至造成對原住民的誤解。
楊貴智、李柏翰/別在都蘭的土地上輕易說愛我:劃設傳統領域背後的故事
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的屠殺和經濟剝削,清朝時代重大的流血衝突及鎮壓,日本統治時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四百年來,每一個曾經來到台灣的政權,透過武力征伐、土地掠奪,強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權利。
——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文
按照教育部課綱編定的歷史教材,我們在台灣史的章節上是按照這樣的脈絡在認識台灣:「早期台灣、清朝時期的台灣、日本時期的台灣、戰後至當代的台灣」,不難看出章節的編排是以掌權者的遞嬗為序列。
然而,有一群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在風水輪轉之間,即使他們比這些掌權者更早來到這塊土地上,卻長期屈居作為接受統治的客體,而未曾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他們就是原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