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ow you will find pages that utilize the taxonomy term “工作坊”
我的國家叫我去流浪:歌手巴奈紀錄片播放 X 導演阿洛映後座談
我的國家叫我去流浪: 歌手巴奈紀錄片播放 X 導演阿洛映後座談
活動時間:2017年7月9日 (日) 14:30 活動地點:B102, Brunei Gallery, SOAS, London, WC1H 0XG
紀錄片《我的國家叫我去流浪》從記錄歌手巴奈出發,她是歌手、也是社會運動抗爭者。巴奈曾經創作出膾炙人口的「流浪記」等流行歌曲,但她更不忘以歌手身分來參與社會運動。本紀錄片涵蓋了他以生命及音樂所參與的反核運動、土地抗爭,也記錄了總統向原住民族道歉、及近期巴奈在凱道夜宿一百多天、「現在進行式」中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爭議。
紀大偉主講:從同志文學看臺灣歷史
從同志文學看臺灣歷史
【倫敦同志大遊行系列講座之二】
時間:2017年7月2日下午2:30
地點:Imperial College, Royal School of Mines, Room 1.47
(場地入口有門禁,敬請盡量準時到達)
Imperial College很多棟,所以Royal School of Mines的詳細位置可參考以下兩個網址:
goo.gl/aR6vjI
goo.gl/uuI7RE
「同志文學史是臺灣的發明」,紀大偉大聲說。看你一臉不置可否,他掏出1950、60年代的聯合報外電報導、保健小常識和聳動的社會新聞,滔滔講起冷戰時處於戒嚴的臺灣怎麼從美國麥卡錫時代的眼光裡形成對同性戀的認識。
性怎麼解放?──公共「性」、情慾次文化與同志運動
性怎麼解放?──公共「性」、情慾次文化與同志運動
Sexual Liberation?: Public Sex, Erotic Subcultures and Tongzhi Movement
【倫敦同志大遊行倫敦講臺系列講座之一】
時間:2017年6月18日 14:00-18:00
地點:17 Queen Square, London, WC1N 3AZ
(本場次分上下半場,預計各兩小時。另外場地有門禁,請盡量準時到達。遲到的人請到時候看門上的告示,以電話通知我們開門。)
一起Am到天亮—淺談原民音樂的樣貌和原民社運音樂
德國樂團誤用了阿美族郭英男演唱的飲酒歌後,反而在臺灣掀起一陣原住民音樂的熱潮。但是,你知道談「山地國語歌曲」的時候,其實需要從救國團的歷史看起嗎?過去唱片公司出版原住民音樂的時候,時常為了討好聽眾,反而以日語演唱為多嗎?
謎樣的基改作物:是毀滅的種子,還是人類存亡的關鍵?
工作坊:謎樣的基改作物:是毀滅的種子,還是人類存亡的關鍵? 地點:17 Queen Square, London, WC1N 3AZ, United Kingdom 時間:14:30pm, 21/05/2017, Sunday
有說人基因改造創造了毀滅的種子(seeds of suicide),也有人說基改作物能夠拯救糧食危機,讓千萬人免於饑荒。
到底基改作物是什麼?讓某些人唯恐避之不及,另一些人卻寄予厚望?
穿越時空談琴說樂- 談古樂復興及歷史風格演奏
Saturday, 29 April 2017 at 14:30–17:30 17 Queen Square, London WC1N 3AZ
自20世紀初期,古樂復興及歷史風格演奏在歐洲古典樂界萌發。古樂泛指18世紀以及更早的音樂,而歷史風格演奏便是因應古樂的風潮而產生的演奏理念。歷史風格演奏的目標是最大程度上的模仿音樂被創作時的演奏方法及聲音,而歷史風格的實做者會從樂器、調律及風格上切入,藉著對上述的元素進行考究並且實際操作演奏。
本次工作坊將會討論歐洲古樂的興起及其背後的價值,藉著聆聽現代樂團和古樂團的差別,進而了解和欣賞古樂之美。
講者:
Timothy Lin
現就讀Royal College of Music,主修音樂演奏。
不要再給我打分數 -- 淺談台灣與英國的大學審查制度
不要再給我打分數 - 淺談台灣與英國的大學審查制度
時間:2017年4月8日星期六14:30
地點:B102, Brunei Gallery, SOAS, London WC1H 0XG
【活動簡介】
隨著世界各國的大學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有限的高等教育資源考驗著各國教育、科技發展部門的分配智慧。
當市場機制無法有效達成大學發展的經費分配時,文獻計量學等績效導向的工具,成為資源分配者做決策時,可使用的參考依據。大學審查制度因此成為決定著各大學命運的關鍵,深刻地影響高等教育的走向。
本次工作坊將從英國、台灣兩地大學發展的歷史切入,從中一窺二國高等教育發展樣貌。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掛帥的年代,高等教育面臨到生產效率與研究品質的兩難,大學審查制度是如何扮演關鍵的「推手」。在此現實下,討論高等教育面對的挑戰以及將何去何從。
【講者簡介】
彭銘得,Goldsmiths大學社會學博士生,喜歡海豹還有看海豹,專長是享受與海豹目光對視的瞬間吉光。
林映均,萊斯特大學法律學博士候選人,研究國際經貿法及爭端解決機制。
陳令杰,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歷史系博士生,研究興趣為近代中國史與近代臺灣史,主要研究郵政通訊與社會變遷。
廖靜雯,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主要興趣為近代臺灣史與性別史。
倫敦講臺 氣候變遷工作坊-台灣能源轉型與綠能產業推動
Saturday, 1 April 2017 at 14:30–17:30
17 Queen Square, London WC1N 3AZ
氣候變遷工作坊 - 台灣能源轉型與綠能產業推動
氣候異常逐漸成為常態,2016年初台北市山區降下瑞雪,然而2016年卻是全球自觀測以來最熱的一年。巴黎協議後,台灣也提出了自願性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展現共同對抗暖化決心。而對約9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能源使用的台灣而言,能源改革遂成為首要之務。在全球永續新能源思維下,並沒有任何單一能源選項或措施是最佳選擇,而是需在安全、永續、經濟與公平等面向下取得平衡,也因為這樣使得能源政策變得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