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文化恐怖份子:文資保存、去殖民與抵抗政治
逆襲!文化恐怖份子:文資保存、去殖民與抵抗政治
工作坊時間:2016年3月12日 14:30 工作坊地點:UCL Pearson Building (North East Entrance) G22 LT, WC1E 6BT 地圖:http://www.ucl.ac.uk/maps/pearson-lt
歷史建築除了自燃發電、囤積炒賣以外,真的沒有其他作用? 文資保存運動參與者和民間團體就是一群戀殖、懷舊、不思進取、阻礙發展的文化恐怖份子?
沒有過去就沒有將來,然而文化資產並不就等同「歷史」或「過去」,而是現在對過去的使用,同時可以指向未來。文化資產從來都是一個論爭的場域:是拆是留?誰的文化資產?保留、彰顯、淡化、忽略、抹去的,是誰的歷史和記憶?怎樣保存?為誰保存?除了在「發展」與「保育」間「平衡」,或者變成文創園區之外,在當下,我們又可以如何思考文化資產保存?
東亞不少地方都曾經歷正式或非正式的殖民,甚至是一次又一次的再殖民。殖民主義不止是一套政治和經濟的制度,對於帝國的每一個角落,更會有社會和文化上的影響;在各個前殖民地,城市肌理、建築少不免會有帝國留下來的痕跡,面對這些城市景觀和歷史建築,怎樣的回應和處理才可以帶來去殖民的可能?除了殖民歷史,戰爭、暴政、衝突,以及各種不光彩的歷史,亦會留下承載著令許多人不知如何面對或敏感的記憶的地景,在思考文化資產保存的時候,我們又應該如何處理?我們可以透過保存,梳理歷史記憶,汲取歷史教訓,帶來對話與和解共生嗎?當土地成為商品,推土機開向城市的每個角落, 文化資產又如何成為抵抗的可能,提供一個我們重新思考土地和城市空間的可能?
這次工作坊將會交織東亞好些城市的案例,在理論和實踐中,重新思考文化資產保存的當代意義。
講者簡介 岑學敏(Desmond),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在九年前的一場保存運動當了逃兵,於是決心在博士論文,思考文化資產保存和後殖民的關係,以作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