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原住民青年笑淚對談
對於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成長的各位來說,我們很輕易地能列舉出在台灣生活的不同族群:有原住民族、閩南人、客家人、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遷台的人、以及來自不同國家的新移民。但是,除了這樣的分類之外,對於「原住民族」,大家又有什麼想像呢?
儘管1980年代以來,原住民族相關的社會運動方興未艾,我國憲法正式地將「原住民族」寫進條文也已經超過20年,然而,台灣社會上大多數人對於原住民族的認識依然不夠深入:許多人可能未曾想過,原住民族是如何理解和認同原住民族的身份?從家庭、學校和工作的場域中,原住民族會遇到、又如何面對什麼樣的(例如與漢人文化上的)異同?對於土地和族群的未來,原住民族又是如何思考?
這一次倫敦講臺的活動,與以往不太相同,因為形式上將以兩位原住民族青年以對談的方式與聽眾分享各自的生命歷程,並歡迎與聽眾共同分享與思考關於原住民族、關於文化、關於土地和生命的種種經驗和觀點。
分享人: Namoh Ka’ti 花蓮光復鄉阿美族人,漢名吳皓宇,目前就讀倫敦大學應用語言碩士班。自認沒有典型的原住民族輪廓,但從小生長在部落,高中畢業離開家鄉北上求學,不斷在思考身為原住民族意義,以及當代原民青年的想像。 本次分享著重在身分認同的過程、都市生活的掙扎、經濟的壓力和心理的調適等生命經驗,期待透過與聽眾的對話,交流彼此對於原住民族相關議題的看法。
Muni Pasasauv 屏東縣瑪家鄉(爸爸)+屏東縣牡丹鄉(媽媽)的排灣族人,漢名林牧妮,目前正在預備心於9月份就讀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班。 出生、成長在部落,進入學齡前教育時,因父親的堅持與理念讓我們在平地城鎮受教育,也一直與部落緊密連繫著,但也因在平地受教育被部落的人另眼看待,讓當時的我,很迷茫。求學期間,漸漸才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是多麽的令人嫌惡,直到不斷透過自我對話與部落對話才找到自我認同的定位。 想透過自身的生長故事與大家分享自身如何從沒有懷疑、迷茫、厭惡、再找尋和再定位自我認同的過程。
日期:7月22日星期六 時間:1pm 開始 地點:S209, SOAS Senate House(WC1E 7HU)